农民PK掉高校老师 成网络诗歌讲师
初中没读完,却成为了诗人,不仅仅在襄阳很有名气,而且培养了5000多名学生,遍布六个国家。这样的人生传奇,就是襄阳市一名农民朱华杰创造的。
朱华杰说,现在他讲完课了之后,网络平台在三到五天把授课费直接打到账号上,最多的时候收入在一万五左右,最低也是七八千块钱。
讲一下课,就能收入一万多,朱华杰真是牛人啊。从小他就喜欢诗歌,看得最多的书就是诗歌集。那个时候,写诗的人很多,天上掉一块石头,能砸着十个诗人。很对人对此也并不能理解,朱华杰的母亲回忆说:“人家说的,诗又不能吃。”
朱华杰说,他之所爱诗,是因为一本书引起了自己的兴趣,从那以后他常常一读读一夜,读到天亮。为了学会写诗,朱华杰自学了初中、高中课程,最后还拿到了大专文凭,可是,他一直觉得,自己还写不好诗,入不了们,于是专门拜了襄阳著名的诗人汪光房老师为师。
汪光房的一首诗,曾被改编成歌曲,登上全国流行歌曲前十名。他被朱华杰的坚持和固执所感动。从此之后,他把自己所有的创作经验拿了出来,让朱华杰不断成长。
从此,朱华杰一路成长,现在已经写的诗有三百多首,在国内外报刊发的有两百多首,出了一本诗集,主编了一套丛书,是襄阳市诗歌研究会副主席、秘书长。在一个偶然的机会,一个诗词网络培训平台向全国挑选讲师。当他们看到朱华杰的作品后,眼前一亮,就发出了邀请。
同期 朱华杰 襄阳农民诗人 (当时)我心里不知道啥滋味,觉得胜任不了,最后思考了以后,我答应他们,我就要挑战这高难度。
网上教写诗:学员遍布六个国家
第一次试讲如期开始,朱华杰顺利通过了测试,正式成为一名诗词网络讲师,他所讲的主要是新诗。而对方对他的讲课也有着相应要求。
朱华杰先容:“ 一个班培训时间是两个月,课时是十六个小时。一个班原来没有硬性规定,有二十多个,现在他规定一个班收十五个人。”
学员由网络平台招生,朱华杰只负责讲课。网络培训平台按照招生的总费用向他支付报酬,在网络课堂上,学员们要求朱华杰解答得越详细越好,还有的要求尽快解决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瓶颈,提高水平。这就要求朱华杰花大量的时间、精力,去一一应对。
据统计,听过朱华杰课的学员已经有五千多人,遍及六个国家。每名学员对诗歌的理解不一样,生活的阅历又大相径庭,所以,朱华杰不得不根据每个学员的特点,分别解答,慢慢的,朱华杰的襄阳话居然练成了普通话。而学员们对朱华杰的评价也很高,有学员就说:“朱老师让我懂得了品鉴现代诗的意境,也懂得了发现生活中的美。”
一年来的摸索和跌打,朱华杰终于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教学理念和方法,当网络讲师越来越顺手了,他又和平台方面签订了三年的协议,这一下,让多方都从中得到了益处。
(记者陈春林 通讯员 胥万持 袁艳丽 王炜豪 )
《垄上行》记者报道
垄上农学院
垄上行
云上垄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