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是乡亲们卖稻谷的高峰期,今年中稻严重减产,不少乡亲们的收入都受到了影响。不过还有一些乡亲在为去年卖出去的中稻发愁。
气愤!白条金额加起来四百多万
在仙桃市沙湖镇上的一家大米加工厂的门口,大家见到了来很多等待结款的乡亲们,他们大部分都是天门、仙桃等地的粮食经纪人,去年9月份,他们把稻谷卖到了这家大米加工厂,当时米厂没有现钱,就给乡亲们打了欠条。
这家米厂的规模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,而且还保管着国家托市粮,米厂打欠条的时候,也承诺钱马上到位。可是到了约定时候,还是没有给钱,还一直拖。
后来乡亲们一打听,这家米厂拖欠乡亲们的稻谷款还真不少,欠着六十七户乡亲,共计四百多万块钱,其中最多的一户差了27万块钱。
之后,被打了白条的乡亲们就联合起来,一起找米厂老板要钱,今年五月份的时候,米厂说钱没有,但是可以给乡亲们稻谷,乡亲们开着车,大老远的跑过来,没想到又被放了鸽子。
粮食经纪人
之后让大家来拖米,但是那些谷子是市级储备的稻谷,大家不能拖。
从此,乡亲们再也不相信米厂老板了,他们找到镇政府,镇政府出面给乡亲们协调过一次,说是今年给20%,然后到明年给50%。
好歹政府出面作担保,乡亲们才放了心。可是前段时间,有乡亲发现,厂里还在收稻谷,而且给的都是现钱,这让乡亲们更气愤了。
一边对打了白条的乡亲们说没钱,一边又用现钱收着稻谷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在米厂,记者发现米厂的确正在收着稻谷,随后赶来的米厂负责人跟大家说明了原因。
米厂负责人说:“大家收的是国家托市收购的粮食。”
原来米厂把仓库租给中储粮,用于存放国家托市粮,并不是米厂在收购粮食。现在米厂的资金链已经断了。往年,米厂在银行交纳六百多万的贷款保证金后,就能贷出好几千万。可是去年,银行调整了贷款政策,给米厂的贷款减少了一大半,米厂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。米厂负责人说欠乡亲们的钱得等银行把保证金调出来。
但是要想把保证金拿出来,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。这之后,在镇里的协调下,才有了一个折中的方案。
不过有些乡亲认为,这个方案拖的时间太长了,而且他们早已经对米厂没有了信心。乡亲们希翼米厂能尽快地还钱。
编后
米厂因为经营不善,出了问题,最后还让乡亲们埋了单。这种事发生不是一起两起了,企业经营不善,遇到问题,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后果。不管是破产,还是资产重组,都应该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,拿出方案来,给这些被打了白条的乡亲们一个交代。不过欠乡亲们的钱可不能老等。两年时间,的确是有点太长了。虽然是企业生产经营行为,但是当地政府应该在接到乡亲们的投诉后,第一时间,收集民意,进行协调,协调不成就通过帮助乡亲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。这才是一个地方政府积极的工作态度。对此事,大家《垄上行》也会继续关注。
(记者魏伟 昌子琪)
《垄上行》记者报道
垄上农学院
垄上行
云上垄上